近日,深圳市某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纠纷案引发社会关注。庭审中,男方当事人为多分财产,在陈述夫妻共同财产时故意隐瞒部分资产,并出具虚假证明。代理律师在明知当事人作伪证的情况下未予制止,反而协助其完善证据链。
主审女法官在交叉质证环节敏锐发现矛盾,当庭调取银行流水与房产登记记录后,厉声训斥:“法庭是讲究事实的地方,不是玩弄谎言的戏台!”经合议庭合议,认定男方构成虚假陈述,对其处以司法拘留15日;代理律师因违背职业道德、妨碍诉讼秩序,被罚款2万元并通报律师协会。
本案同时牵出财产保险诉讼领域的新型法律问题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涉事律师曾多次代理离婚财产保险纠纷案件,此类案件通常涉及大额保险金分割、保单现金价值计算等专业领域。有法律专家指出,随着家庭财产保险普及,相关诉讼正呈现三大特征:保险受益人认定复杂化、保险资产隐匿手段多样化、跨境保险资产分割涉外化。
涉事律师事务所随后发表声明,表示已暂停该律师执业资格,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职业道德专项整治。深圳市律师协会维权委主任强调:“律师不仅是当事人的代言人,更是司法公正的守护者。在财产保险类诉讼中,更需严格审核保险单证真实性,对跨境保险资料应履行跨境协查程序。”
该案判决书特别引述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将离婚财产保险纠纷列为虚假诉讼高风险领域。基层法官建议,当事人在涉及保险资产分割时,可提前向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备案,通过“保险资产登记系统”实现透明化管理。
目前深圳法院正在推进“智慧审判2.0”系统,通过区块链技术固定电子证据,运用大数据分析保险资金流向。这场看似普通的离婚诉讼,已然成为司法改革中惩治诉讼失信、规范律师行为的标志性案例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jsyzmbls.com/product/557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19 04:18:48
PRODUCT